所以他们只能把这些事交给卫尉寺,自己只去拿统计好的数据。
——
李长庚想着这些现状,又想到卫尉寺统计的奴婢、雇工数据,感叹道:
“这户口查得太细了也不好,你看现在,皇上已经张罗着要释放奴婢。”
“各家好不容易买了那么多人,哪会那么容易放出去?”
毕自严闻言有些讶异,想到李长庚的籍贯,说道:
“你们湖广,也是像江南一样蓄奴吧?”
“听说你们那边种田喜欢用奴婢,有些大户人家奴婢多达千人!”
“这若是江南的奴婢被释放了,湖广会不会受到牵连?”
李长庚闻言叹了口气,说道:
“已经受到牵连了。”
“江南的明报传到麻城后,已经有传言说朝廷要释放奴婢,很多奴仆都在不安分。”
“吾乡已经有很多人,提醒生奴变。”
相比江南来说,湖广奴婢之盛,才是甲于天下,麻城则甲于湖广。
李长庚所在的李家,与他内侄甘肃护军使梅之焕出身的梅家,都是麻城的大家族。僮仆三四千人,比苏州王家那样的辅家族还要多。
像李家、梅家这样的大家族,麻城还有不少。当年李贽被驱逐出麻城,就和卷入了梅家与其他家族的争斗有关。
就连麻城的县衙,都有吏役四千多人。可想而知这里的蓄奴风气有多严重,有多少人沦为奴婢。
再加上麻城去年遭了旱灾、前年遭了洪灾,很多奴婢都已经没有了积蓄。他们迫切地想要改变现状,盼望朝廷释放奴婢。
在张溥率领江南奴婢抗争的消息传到麻城后,麻城的奴婢顿时群起响应。已经生一些家族的奴婢围着主人,逼他们交出身契。
李长庚现在就担心家乡生奴变,准备上疏请求朝廷派兵防乱。同时请求皇帝把释放奴婢的谣言澄清,避免生更大的乱子。
毕自严、张延登等人听着李长庚的叙述,震惊得难以言表。
他们两个山东人虽然知道湖广的蓄奴风气极重、张延登还曾在湖广任职,但是对麻城这样蓄养数千奴婢的大家族,还是难以置信。
张延登感叹道:
“如此有田有仆,岂不可以称得上素封?”
“除了没有爵位,与有封地何异!”
毕自严则询问道:
“这么多的奴婢,你们管得过来吗?”
“朝廷五千户设一卫,尚且有很多军户逃亡。”
“你们各家三四千僮仆,都是怎么管的?”
李长庚想说一下,但是现自己也解释不清楚,只能道:
“当然是让管家管,他们会约束好奴婢。”
毕自严摇了摇头,说道:
“那你可得小心他们了。”
“连朝廷的军户都不甘心一直服役,需要众多千户、百户压着。”
“当今皇上更是设了军士,提高一部分军户地位。”
“你用有能力的仆人管理奴婢,却不给他们相应的地位。”
“这些人会怎么想,估计你也能猜出来。”
“一定有人欺上瞒下,如果生奴变他们脱不了干系。”
又感叹道:
“我本以为皇上要释放奴婢只是出于仁心,如今看来是不得不为。”
“都像你们这样蓄养三四千奴婢,天下很快就会乱了。”
“须知不是每家,都能管好这么多人。”
李长庚这下默然了,因为他也知道有些家族,确实管不好奴婢。
一旦有一家生奴变,其他各家都会受到牵连。
想着麻城各个家族的现状,他撕毁之前写的奏疏,而是建议皇帝,视官位和爵位规定奴婢数量,释放出限额的奴婢。
这份奏疏,得到很多官员响应。
在僵持了近月之后,朱由检和朝堂上的大臣,终于达成共识,打算对大明当前的奴婢限额进行调整,适应当前现实。
远在苏州的张溥,也开始和苏州的大户,商议如何限奴、释放哪些奴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