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小燕文学>崇祯重振大明 > 第715章 奴婢限额(第2页)

第715章 奴婢限额(第2页)

刘侨看了看郑士毅,说道:

“就按户口上的合作,我们卫尉寺做好后,抄一份资料给你们。”

“现在户部只需要定期拿到户口资料就行了,按上面的记录征税。”

“这样岂不简单?让你们少了麻烦?”

又半是抱怨半是威胁地道:

“说实话,以前你们统计的户口资料真差,至少有一半的户口被隐瞒。”

“皇上多次以此为例,说明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说是如果按照这个户口去赈灾,大明还不知道饿死多少人、有多少人揭竿而起呢!”

这番话说得户部几位高官脸色通红,知道户部的工作让皇帝不满意,所以才把户籍事务交给了卫尉寺。

但是他们对此也没办法,户部可没有足够的人手,把每一户的变迁、每个人的生老病死都统计进去。所以就只能按着原本的户口资料,在上面小修小改。

时至今日,谁敢相信大明官方统计的户口没有洪武年间多?他们如果再拿着以前的数据睁着眼说瞎话,估计皇帝会先撤了他们——

这两年,已经有很多官员因为在大造黄册时编造数字,被皇帝下令拿下了。

让他们如此倒霉的,就是眼前锦衣卫下属的统计司。

这个司虽然组建时间不长,却集中了锦衣卫甚至钦天监最擅长数算的一批人。

现异常数字就会派人核实,很多官员的不法行为也因此被查出来。

户部作为受伤最大的机构,对锦衣卫可以说又恨又怕:

不是这帮人的监督,他们户部何至于如此繁忙?

制止了想要辩解的李长庚,毕自严道:

“像户口那样肯定不行,集会结社的事情不需要那么多人做。”

“皇上之所以把这件事交给户部,也是担心锦衣卫的威名太大,让人们不敢注册。”

“这样,社团注册的事情,就由户部负责。户部会把相关的社团资料,定期给卫尉寺。”

“集会的事情和治安关联更大,就交给卫尉寺负责。但是你们也知道很多人分不清各个衙门的职责,如果有人向地方官府备案,地方户政机构会在批准后转告给卫尉寺。”

刘侨还要再说,郑士毅已放下茶杯说道:

“就按毕尚书说的办,咱们定下章程来:”

“集会事务以卫尉寺为主,结社事务以户部为主。”

“但是打行、镖行、帮派之类涉及暴力的社团,则需要武道协会批准后才能注册。”

“未注册却进行活动的社团,卫尉寺会按秘密结社、组织黑社会团伙处理。”

毕自严和李长庚、张延登简单商议一下,然后点头应允,定下了两个衙门合作的章程。

在他们离开之后,李长庚犹自愤愤不平,认为自己堂堂议政大臣却和锦衣卫商量政事,可谓奇耻大辱。

锦衣卫敢上门和户部争权,也是闻所未闻:

“皇上对锦衣卫还是太宽纵了,让他们如此肆意妄为。”

“要我说就不该成立卫尉寺,让他们成为小九卿之一。”

毕自严却没他那么气愤,因为他来朝廷任职更早,知道卫尉寺为何成立,说道:

“上门商议是好事。”

“放在以前,他们得到皇上授权后,那就直接做了。”

“现在有了卫尉寺,锦衣卫做什么事都和其他衙门商议。”

“这其实是好事!”

李长庚、张延登都是经历过天启年间厂卫横行的,闻言微微点头,心里也没有那么气愤了。

相比天启年间来说,锦衣卫现在做法远远称不上肆意妄为,反而多有克制。

张延登还说道:

“其实户口等事,让卫尉寺负责也不错。”

“现在顺天府的户籍清晰多了,不像以前瞒了那么多人。”

“就连什么时候死亡,他们也和城隍司合作,拿到相关数据。”

“咱们户部可没这么大本事,也没那么多人。”

“没有卫尉寺帮忙,哪能让这些人纳税服役?”

户口统计工作,事情非常繁琐。不但要统计出生、死亡人口,还要考虑人口的迁徙。

这件事锦衣卫做着都吃力,不得不让卫所协助。户部如果想要自己干,官吏需要增加数倍。

这需要多少花费且不说,户部如今的主职也不是户口,而是财政方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