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小燕文学>崇祯重振大明 > 第711章 义子义女继承权和奴婢(第1页)

第711章 义子义女继承权和奴婢(第1页)

朱由检授与刘宗周这么大的权力,当然不是心血来潮突然做的决定。

事实上,早在刘理顺和倪元珙上奏前,他就从锦衣卫那里得知各地议会筹办时的问题——

锦衣卫的内情司一直在搜集内部敌人的情报,包括但不限于民间宗教、地方大族等有能力造反的组织。

官情司的会党厅,更是在搜集各个官员的社会关系。对东林党等党派插手选举,朱由检一直很警觉。

所以朱由检对议会筹办遇到的问题很了解,甚至还制定了种种应对措施。

但是让他失望的是,这些官员根本不把问题上奏。

担心皇帝退缩的他们,想要尽快建成地方议会和国会,用国会约束皇帝。

问题则留待以后再说,先把国会建起来再完善。

朱由检对此自然是不满的,他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也为了让筹办议会的官员认识到自己的决心,决定进一步给刘宗周放权。

用这个人主持国会筹建,同时代自己盯住其他人——

相比其他官员来说,刘宗周可以说是朱由检最放心的人。

这个人追求的是成为圣贤,几乎没有别的私心。不会因为家族、利益等方面的考量,在重制礼乐时埋雷。

而且他还懂得灵活变通,像接受《致君尧舜疏》的裁剪一样,能够接受朱由检提出的礼法条文。

这让朱由检对他非常满意,而他对朱由检最大的要求,则是践行仁义之道、成为尧舜之君。

目前来看,朱由检做得还不错,除了有点贪大求全和喜好声色外,其他方面基本符合刘宗周的期待。最重要的是怀有仁心,从未无故滥杀他人。

两人之间的合作,也称得上顺畅。都在为重制礼乐,成为圣君、圣贤而努力。

现在,刘宗周被皇帝授予礼乐事务的一票否决权后,便针对皇帝开会的目的,说道:

“奴婢之事,臣以为不是问题,不会影响到选举。”

“按律,庶人之家不许存养奴婢,勋贵大臣方能役使奴婢八到二十人。”

“万历年间,左都御史吴时来申明律例:”

“无论官民之家,立券用值、工作有年限者,以雇工人论;受值微少、工作计日月者,以凡人论。”

“若财买十五以下恩养日久、十六以上配有室家者,视同子孙论。或恩养未久、不曾配合者,庶人之家,仍以雇工人论。”

“缙绅之家,视奴婢律论。只要没有相应爵位或官职,就需要遵守律例。”

“朝廷可下令严查,在民间禁绝奴婢。”

这个说法,让朱由检的眼前一亮,感觉为江南废奴找到了法律依据。

事实上他之所以借着刘倪二人的奏疏挥,就有解决江南奴婢问题的用意。

从刘宗周的说法来看,只要朝廷严格执行相关律例,即使称不上完全废奴,也能把大多数奴婢解救出来——

朝廷完全可以不承认民间蓄养的奴婢,把他们视为雇工人。

本来就有这个打算的朱由检,高兴地击掌赞道:

“刘先生说得好啊!”

“民间哪有什么奴婢?都是雇工人而已!”

“传旨,让张溥牵头组建雇佣工人协会,解决雇工雇主争端。”

“雇工协会受户政机构和议会监督和保护,雇工按工人看待。按照所从事的行业和收入,分享相应的农工商议员比例。”

群臣闻言大惊,因为大明有关奴婢的限额实在太少了,他们都觉得相关律例,和很多律例一样已经不可能执行下去。

按照他们揣摩的皇帝的脾性,觉得皇帝多半会在重制礼乐的名义下,重新制定相关律例。

哪想到皇帝这次转了性子,就是要执行奴婢限制。

这让群臣一时间面面相觑,不知皇帝为何偏向那些奴婢?

温体仁想到王时敏的书信,还有周延儒向自己引荐的冯铨,向皇帝道:

“陛下,若想不让奴婢干涉选举,取消他们的选举权即可。”

“臣以为可像自贸区那样,只允许公士和纳税百两以上的居民参加选举。”

这当即引来了钱谦益的反对,因为温体仁说的自贸区,显然就是香江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