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国民政府的军援从珍珠港以后就正式开始了,但最先享受到换装的是驻印军,也就是远征军——这支部队以撤入印度的远征军一部为核心,后期从国内转运过去,大约有十万人左右。
这十万人是正儿八经的美械,除了薪水被国民政府扣减以外,待遇全都向美军看齐,包括美械师中最重要的远程火力投送能力。
除了驻印军之外的国军,后期(1942年末)开始了换装,不过跟驻印军不同,这些武装起来的军队虽然也叫美械师,但美械程度只能说是部份——无论是人员训练和装备,都无法跟驻印军相比。
美械师中最重要的炮兵,这些部队缺编严重。
但不可否认,这些部队的战斗力是高于全面抗战初期的国军的(不含德械师)。
截止目前,这些部队预计要武装36个师,目前形成战斗力的部队大约十个师,他们缺少美械中最重要的火炮等重武器,但在轻武器方面的供应是足量的。
除了上述两支部队外,国民政府还计划装备3o个师的普通美械师,即只用美械轻武器装备起来的步兵师——目前正在装备中,但进度极其缓慢。
总而言之,目前的国军,相较于全面抗战初期,综合战斗能力提升的非常大,而日军经过了几年的战争后,战争初期的老兵折损严重,军队虽然扩编了几十倍,但战斗力呈严重下降态势。
张安平认为如果国军以坚定的态度、以倾尽全力之势来打未来要爆的豫湘桂战役,胜面是非常大的。
但他很清楚,国军是不会这么干的。
从浙赣会战结束包括浙赣会战,国军在侍从长“英明”的指挥下,国军由始至终保持着逢战必保存实力的想法。
就连浙赣会战,侍从长都舍不得跟日本人打一场决战,更遑论是接下来必然要爆的豫湘桂战役了。
国军指望不上,但豫湘桂战役必然会爆——那张安平该怎么破这个局?
他的想法是:
逼!
侍从长是坚定的反共派,那么,如果美军向八路军进行军援呢?
不用怀疑,侍从长一定会急疯的。
那么,美军以援助八路军为饵,迫使国军放弃保存实力的想法,就等于拿捏到了国军的软肋。
到时候国军必然要放弃消极抗战的思想,提前进行战略部署——如此情况下,豫湘桂战役可能会以新的方式爆。
极有可能攻守移位。
纵然不会攻守移位,豫湘桂战役依然如同过去一样爆,可相较于原时空中,肯定不会这么惨。
但张安平一直犹豫的是:
如果自己的方案奏效,国民政府在面对盟军以物资支援为条件的逼迫下,第一阶段的想法绝对不是认命,而是【从中作梗】。
而自己一定是最佳人选。
但自己绝对不可能去破坏——这样的结果是自己又一次失败。
自己不是不能失败,但如此一来等于接连两年内面对共党一直失败,再加上自己在重庆时候的表现,老戴会不会怀疑自己有问题?
这一点,张安平不敢赌。
这也是他一直犹豫的原因。
一旦被老戴怀疑,任何的马脚都可能会成为致命的毒药,还有两年时间,张安平不敢赌自己能不能扛住老戴的怀疑。
所以他一直在犹豫,不敢下决定。
可现在,他找到了破局的关键点:
毛仁凤、通共!
具体的方式为:
计划可以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实施,在自己奉命破坏的关键节点环节,爆张安平“通共”事件。
如此一来,自己绝对会被带走调查,而且是极其高规格的调查,到时候不管自己手里有什么工作,全都会陷入停滞状态。
甚至连自己的布置,都会因此全部失效!
这就能保证八路军获得一批军援——他知道以国民党顽固派的尿性,绝对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八路军全员换装,只要有一批八路军获得军援,顽固派就得急红眼了,到时候一定会被逼迫就范。
如此一来,八路军吃到了一定的实惠,而国军也会不得不停止消极抗战。
接下来哪怕是豫湘桂战役如期爆,国军必然会动用全力,而不是将美械师(半美械师)藏起来,只有少数分散布防。
而让自己被调查的通共事件,到时候真相水落石出,所有的锅全都是毛仁凤的。
确定了要进行自己的秘密计划后,张安平便开始动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