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小燕文学>崇祯重振大明 > 第706章 科学和舆论的力量(第2页)

第706章 科学和舆论的力量(第2页)

作势就要离开,曹文衡急忙拉住他。

觉得若是让这个人胡来,估计会搅得苏州大乱。

如果有可能的话,他恨不得拘住张溥。但是想到苏松监督太监的警告,他只能向张溥道:

“本官也知道西铭先生说的有道理,但是苏州府实在不能乱。”

“更别说现在正在征收夏税,那些大户人家恼了使坏,整个江南的官员都要担责任。”

张溥对此嗤之以鼻,向他道:

“苏州府的夏税才多少?五万三千石而已。”

“折银后不到二万两,需要起运的才一万三。”

“曹公可别说你连这点银两都没有,我可是听说苏松海关的税收,巡抚衙门在分着一份。”

“你把这个银两垫上去,还担心苏州府的夏税收不上来?”

(书中采用《明代整理与研究》的数据,里面有详细的夏税、秋粮、起运、留存、折银、户口、田亩等数据)

曹文衡听得苦笑,知道江南的事情,都瞒不了张溥——

不管是从皇帝还是其他渠道得知,这个办报的人,消息是真厉害!

江南巡抚衙门从苏松海关分润税收这件事,是经皇帝特许的。

因为在实行分税制后,南直隶各府都被划为二级财政,直接上缴朝廷。

南京朝廷的花费,由朝廷从南直隶税收中划拨。

江南巡抚衙门本来也应如此,但是在曹文衡请求下,皇帝允许他从海关税收中分润一些收入,作为巡抚衙门开支。

这是出于让江南地方机构配合缉私,也是为了鼓励江南海贸展。如今江南各地的航运公司股份,也是由巡抚衙门和卫所一起掌管。

所以曹文衡这个江南巡抚是不缺钱的,甚至可以说很富裕——

垫付一万多两税收,简直轻松无比。

被张溥点出这点后,曹文衡只能道:

“夏税折银后是不多,但是秋粮那二百万石可是太多了。”

“折银后也要百万两,巡抚衙门不可能垫上去。”

“这眼看秋粮已经种下,可不能够耽搁啊!”

“万一误了农时,秋天拿什么缴税?”

张溥信心满满,说道:

“秋粮既已种下,就不用太过担心。”

“至于秋税征收,那就更不用担心了。”

“难道曹公以为,学生在乡试前解决不了这件事?”

回来的目的就是参加乡试,堂堂正正地获得举人、进士身份。

为此张溥私下里数次拒绝皇帝赐他元士身份,还拒绝以太学生身份参加顺天乡试,而是返回江南。

为的就是堂堂正正地走人们认可的正途,让自己的履历无可指摘。

所以他是不可能为了其他事情耽误乡试的,这件事必然要在乡试以前解决。

曹文衡知道他的情况,再看着他自信的目光,终于点了点头,答应配合行事。

——

得到江南巡抚曹文衡的支持后,张溥很快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先是巡抚衙门的官兵出面,保护住了吴家。

然后在聚集的奴仆将要被官兵驱散时,张溥带着自己的弟子,站出来大声说道:

“静坐示威,是皇上给天下人的权力。”

“难道吴家就一手遮天,我们连静坐都不行?”

曹文衡站在后面,闻言呵斥他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