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是想与我交换。那赵大人做了这个局,寓意何为?”
赵高所言的事乃是他在蜀地利用怀清这种商贾捞财的事。只不过他不知道李贤将很大一批资费捐给了蜀郡郡守修都江堰。
而秦国禁墨,李贤和他一样,得了终南山秘籍。
赵高笑笑,晃了晃手里的符牌。
“小公主现在身份不同了却还是与墨家沾上这么多事。”
李贤一怔。赵高把荀子的死泼在许栀身上,又拉上终南山中的墨柒。若石门里的东西被公开出来,六国之心复起,或是天下大乱。赵高,当真是秦国绕不开的一个死结。
赵高看不明白他眼里悬藏的深,只将他完全当成一个可以拉拢的对象。
李贤出了名的武艺高强,不过赵高倒一点不慌,李贤被卸了剑,他前段时间被砍成重伤也还没复原,论说赤手空拳,还不知道谁打得过谁。
赵高从来擅长放大欲望,言说人心。
赵高道,“当下之情,李监察非但不当为公主殿下开脱,还当与我一同上谏陈说。”
赵高想着嬴荷华言笑盈盈求嬴政将来让赵高送她去楚,他就觉得眼前一黑。
楚国驰道未能修成,这一走就是好几个月,回去咸阳还有无他一席之地都难说!
“若将荀子病故加以利用,乃全丞相大人与李监察言说之重。朝上淳于越之流,绝不会如当下这般气候。”
“陛下宠爱公主,必不会多责,顶多留在咸阳而已。”“而且,我们不用出手,那群儒生自己便会在陛下面前跑去言说了。”
李贤注视赵高,“赵大人的意思是,你能让殿下安分待在咸阳,以绝去楚之路?”
“大人与公主殿下总角之谊。公主殿下被儒家所累,拎不清舍己为人是怎么一个舍法,大人不会不明白。”
赵高继而道,“若待永安公主遭受质询之时,大人稍稍施以援手,公主岂不会对大人改观?”
——
蒙毅到行宫,嬴荷华与嬴政已经外出。
他碰上了李斯。
李斯接到荀子消息瞬间,面色骤变。
没有风雪,只是炎热,他仿佛身处一片凄寒之中。
春秋战国时代最后的学者去世了。
这预示着法家的天下就要到来了吗?
但顿弱已死。王绾积劳成疾。荀子亡故。
要铺成的帝国之路,下一个又会是谁?
是李斯吗?
——
齐地这边的稷下学宫毫不知情。
许多儒生在意还是嬴政封禅,立郑璃为后之事。
他们翘以盼,或是紧张,或是不解,又多的是侧目,等待着永安公主出现。
在秦朝统一了齐国后,崇尚法家的秦根本不需要儒生,或者秦不需要诸子百家。
他们原本已预示了自己将被边缘化的命运。
嬴政来到泰山。
荀子的书册重新在稷下学宫复现。
只不过,这一次,书写这些典籍的不再是齐国字,而是秦篆。
他们头一次认认真真打量着,这些流畅美丽的线条。
他们在一片其乐融融之中,豁然现,原来秦国的字如此典雅,这与他们经年累月中听到的传闻不一样。
他们高傲的头颅,在互相看了看后,慢慢垂下。
他们的叹息先对着这些被他们误解了的文字。
秦朝的君臣对他们拿出了诚意。
他们不会恭维着高呼万岁。
他们也不会像降臣一样匍匐。
他们不为君权,只是源于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