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有眼尖的现,地上滚着的竟是个年轻和尚的脑袋。
这事儿可就透着蹊跷了。
兵部尚书孙传庭上前拾起人头,板着脸质问许平安。
“这是何人的头颅?怎么往王辅身上扔?”
许平安抱拳一礼答道:“回尚书大人,此乃白莲教反贼护法,外号玉面佛陀。”
“前日这厮冒充辅王和三皇子密使来找侯爷,图谋行刺!”
“末将奉侯爷之命,原想当面让人头给王辅瞧瞧。”
“可方才王辅在彩楼上要走,末将一时情急才抛上去,尚书大人见谅。”
听说竟是白莲教护法要刺杀永安侯,孙传庭与同僚们交换眼色,扬声问道:“可有人认得这和尚?”
台上不少文官心里门清——这不就是城外妙喜禅院的明性和尚么?谁能想到这秃驴竟是反贼!
可眼下王辅都吓跑了,谁还敢蹚浑水?个个摇头装傻。
孙传庭只得作罢,吩咐把人头送刑部了事。
说来也奇,许平安当众给当朝辅难堪,居然屁事没有。
如今上京城早乱套了——后党和两位皇子争储位,明枪暗箭早把朝廷规矩捅成了筛子。
这世道,谁拳头硬谁说了算!
偏巧王辅扶持的三皇子一党最是文弱,永安侯手握六千铁甲,还真不怵这虚张声势的老头。
明性和尚的事早让女侯爷憋着火,原本凯旋仪式上不好作,谁知王辅在凯旋门劳军时蹬鼻子上脸,这才有了许平安扔人头的戏码。
至于明性的级?
女侯爷手里攥着铁证,刑部真要查,倒霉的准是王辅。
这会老家伙被吓得落荒而逃,倒是把凯旋门劳军的摊子撂给了孙传庭。
这位兵部尚书只得硬着头皮接棒,登上彩楼对着数万百姓扯开嗓门:“诸位父老——”
“查清楚啦!”
“黑曜军在赤水河杀得妖蛮子丢盔卸甲!”
“砍了两万七千妖蛮的脑袋!军功实实在在!”
“咱们大晋的儿郎们凯旋回来啦!”
“奏乐!给咱们的勇士接风!”
在老百姓的欢呼声里,北门外又响起了喜庆的锣鼓丝竹声。
人群跟着调子扯着嗓子唱起来:
“凯旋鼓儿咚咚响,好儿郎回家乡,山河永固民安康,大晋国运万年长…………”
伴着这喜气洋洋的曲调、
凯旋门那两扇包铁大门,被穿着彩衣的城门吏‘吱呀呀’推开了。
往城里一瞧,黄土垫的大道洒得溜光水滑,街边老百姓挤得里三层外三层,就等着看凯旋的军队。
永安侯潇洒地一勒缰绳,扭头冲身后将士喊:
“弟兄们,把彩绸披上!跟着我进城显威风!”
永安侯一声令下。
黑曜军齐刷刷从行囊里掏出早就备好的红绸子,往铠甲外头这么一披。
马蹄嘚嘚,步点整齐,四列披红挂彩的队伍像条游龙似的,慢悠悠游进了凯旋门。
刚进城门洞,震天响的欢呼声‘呼啦’一下就围上来了。
抬眼望去,街道两边全是踮着脚挥手的百姓。
沿街酒楼茶馆的窗户全敞着,窗框里挤满了探出来的脑袋。
老百姓个个涨红了脸,嗓门一个比一个亮。
先前就听说,朝廷大员在城门口点验军功。
黑曜军在赤水河砍了两万七千颗蛮子脑袋,军功实打实,丁点儿不掺水。
老天爷!自打太祖爷开国,多少年没打过这么漂亮的大胜仗了!
看看这些好儿郎,咱们大晋可算有指望了!
这下可好,半个上京城的老少爷们全涌出来了。
有拄拐棍的老翁,有抱着娃娃的妇人,都想瞧瞧威风凛凛的黑曜军,看看那位女中豪杰永安侯。
最要紧的,是要亲眼见见那位话本里才有的英雄——单枪匹马挑翻妖蛮勇士的许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