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兴芳当天回家后便病了,短短两天的时间就从精神饱满到面如死灰、形如枯槁,躺在床上连睁眼的力气都没有。
于是先前怎么也凑不齐的几个妹妹和陶爱国全员出现在她的病榻前,包括父母都不辞辛劳赶了过来。张松年被儿子叫回家的时候见到的就是六十多平的狭窄住房里挤着一屋子人。
见张松年露面,陶家人不约而同松了一口气,就像见到救星一样。岂料二老刚刚跟张松年寒暄几句,正要把话头引向陶爱国的欠债方面,床上有气无力的陶兴芳忽然开了口:“我同意离婚,不过条件不能按你说的来。”
陶家人悄悄互相对视,没有一个人出声。
张松年深深看了床上的陶兴芳一眼,说道:“你想要什么条件,说吧。”
陶兴芳:“只要你能给孙子买套实验中学的学区房,写咱儿子的名字,我什么都不要就跟你离婚。”
陶家人齐齐傻眼,这跟他们想象中完全不一样。不是说离婚的话陶兴芳能拿到八万吗?还以为她要加价才肯离婚,怎么一张嘴就变成啥都不要了?
几个妹妹连忙冲出来扮好人,催促陶兴芳把话收回去,又安慰张松年陶兴芳病糊涂了,说的什么怕是她自己都不清楚。
张松年对所有人置之不理,只去看陶兴芳。
陶兴芳面无表情道:“我不糊涂,我活了一辈子从来没有这么清醒过。”
陶母拍打床沿哭喊道:“丢人啊,眼瞅六十的人了还闹离婚,你让你儿子和孙子以后怎么做人?”
陶兴芳:“妈,这会儿你知道替我儿子和孙子丢人了,先前我这么折腾跟老张要钱的时候你怎么一个字都不说?”
陶母讨了个没脸,当场便哑了火,陶父顺理成章接过接力棒:“松年,大女婿,兴芳的脾气是大了点儿,可她怎么说也跟你过了一辈子,生儿育女、孝顺公婆她哪点做的都不差吧?你看在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别跟她一般见识。”
陶兴芳:“爸你说错了,功劳苦劳都有的人是老张。这些年老二老三的工作、老四老五的对象、爱国成家立业,你们看病吃药,哪一样老张没出钱没出力?没有他你们一个个现在能过得这么好吗?”
陶父:“谁让他是我女婿呢,俗话说得好一个女婿半个儿……”
陶兴芳:“爸,这话说出来你不觉得好笑吗?你有六个女婿,其他五个女婿一共给过你多少钱?他们要是都像老张这样,你怕是都能放起高利贷了。”
陶兴芳的二妹听她话音越来越不对,生怕惹火烧身,连忙打岔道:“大姐累了吧,喝口水歇一歇。”
陶兴芳顺手就把二妹递到嘴边的水杯打翻在地,继续平静地说道:“还有你们,我的亲妹妹,你们五个抱团跟我玩心眼。爱国用贪来的钱买房的事你们都知道吧?可你们没有一个人跟我说过,你们和父母一条心,把我瞒得死死的,不就是想让我像以前那样死心塌地的给这个家、给爱国花钱吗?”
陶兴芳这一杆子打翻一船人,陶家人彻底不言语了。
张松年见状便出声逼了他们一把,问陶兴芳:“你想好了?”
陶兴芳:“想好了,就按我说的办。”
一直站在父母和姐姐身后装隐形人的陶爱国见情况不对急忙跳出来阻拦:“不行!你不能就这么离婚啊大姐!”
陶兴芳懒得看他一眼,问道:“那你觉得我应该怎么离婚?”
她对陶爱国始终怀有最后一丝希望,想着他怎么说也是自己的亲弟弟,是从他一岁开始自己就把他带在身边一直养到十八岁,用心程度与自己亲儿子别无二致的亲弟弟,他如果有心绝对不会亲眼看着自己和张松年离婚。
然而陶爱国脱口而出的却是:“啥都不要就离婚你也太亏了!最起码也得分点钱才行。”
陶兴芳等了等,没等到父母对陶爱国的任何一句斥责,于是她的心死的不能再死。
“那按你的意思,我应该要多少钱合适?”
“二十万!拿不出来让姐夫去跟贺兰说把我那笔债一笔勾销也行。”
张松年的儿女站在父亲身后,两双眼睛齐齐朝着陶爱国喷火,若不是进门之前父亲一再嘱咐他们装哑巴,两个人早就冲上去对陶爱国这个白眼狼大打出手了。
陶兴芳笑了笑,说道:“到现在还指望我给你还债,陶爱国,你醒醒吧。”
陶爱国怔住,难以置信道:“大姐你这话是啥意思?难道你要净身出户就因为不想帮我还钱?”
“说得对。”陶兴芳忽然横生出一股力气,忽的一下从床上坐起来,对陶爱国冷笑道:“打今天起你自己闯下的祸自己收拾,别指望我也别指望老张,明天我就和他去离婚!”
一听陶兴芳铁了心要撂下不管,陶母立即抓着陶兴芳的手说道:“不能啊,你可不能不管你弟弟,他可是咱们陶家三代单传的独苗,你不管他他就得坐牢。”
陶兴芳用力抽回手,说道:“我从他一岁管到现在,也该轮到你们管了。”
陶父扎着两只手问道:“我们眼瞅就要八十了,怎么管?”
陶兴芳的女儿再也忍不住,愤愤说道:“外公外婆你们名下有房有地,舅舅更不用说,我妈用我爸的工资给他买的那套舅妈住着,他自己偷摸买了一套给外头的野女人住,这三套房卖了难道还不够还债?”
陶爱国冲口而出:“死丫头片子把嘴给我闭上!”
陶兴芳紧随其后问道:“我闺女哪句话说错了?”
陶爱国把眼睛一瞪:“房子卖了将来我和儿子住哪儿?”
“管你去住桥洞还是住窝棚,跟我没关系。”陶兴芳环视一圈后冷冷说道:“这么多年整个陶家可着我一个人薅羊毛,也该你们自己出点血了。”
陶父看她铁了心肠,急忙给陶母使眼色,陶母当场双眼一闭囫囵着身子就往陶兴芳身旁一倒。
其他人手忙脚乱乱成一窝蜂的时候,陶兴芳万分冷静地吩咐儿子:“打电话叫救护车,叫两辆,顺便把我也送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