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怀仁拍脑门:“明白了,一直以为你在做简单的练习呢!原来你是想制造一个厉害的产品!”
张怀仁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人误解了林明的初衷。之前大家都觉得他不过是年轻人一时冲动,并没有重视他的计划。现在才现,林明根本不是这么想的。
“咱们这次可得好好表现。”张怀仁压低声音说,“我们这么多人力、物力,必须捞到回报!”
林明却皱起了眉头:“这件事可能并不如表面那样简单。”
林明解释说动机不仅要符合飞机的要求:“如果他们已经设计好与这款动机配套的机型,那么即便我们成功研,可能也派不上用场。”
张怀仁瞪大了眼睛:“你是说,即便做出来了,也许都没地方装它?”
“是的,要么他们要求我们修改图纸适应现有飞机;要么按他们的标准重新设计一款。这些都是变数。”
这确实让张怀仁心头蒙上一层阴影,耗费了大量心血,结果却是这样,让人无法接受。但他也知道不能放弃。“那我们该怎么办?”他看向林明寻求建议。
林明叹了口气:“走一步看一步吧。”
尽管如此,他已经打算好最坏情况下的对策:自己可以尝试独立进行小型飞行器或系统内寻求进一步帮助和支持,确保这个项目不会功亏一篑。
众人进入会议室后,继续商讨后续的工作计划。陈伯坐在主席位置上,旁边坐着杨涛和另一位同事,气氛略显紧张,但也有期待。
陈伯微笑着示意杨涛开始介绍动机的研过程,期间他提到tigo1新型合金解决了一些关键问题。预计能够在年末之前完工。这个信息引起了所有人的好奇与兴趣,毕竟新型材料和技术的应用意味着更大的可能性和展潜力。
听到年底能完成,三位老专家和一位主任顿时面面相觑,脸上带着些微妙的神情。然而,既然是对方的工作计划,他们也不便多说。毕竟,从项目启动到现在的时间线来看,他们的进展与机械设备制造厂几乎同步。只是因为中途更换了设计,否则现在也可能已经进入生产阶段了。
“确实,高压燃烧室的制造工作正在进行中,大部分关键部件也在收尾阶段。”
“争取在十一月底前完成所有组件,再用一个月时间组装和测试。”
杨小涛阐述了他的具体规划。毕竟,如今已经是1966年了,如果延误下去,可能会面临来自其他方的竞争或侵权问题。所以必须争分夺秒。
“好的,你务必把控好时间,到时候会给你一个证明你们团队实力的机会。”陈老沉吟片刻后说道。
杨小涛闻言,精神一振,眼睛瞬间变得明亮起来。刘怀民同样竖起耳朵聆听陈老的每一句话,而秦老和章老似乎捕捉到了某些信号,眼中流露出一丝惊异。
两位老专家深知陈老言必有物,“他既然如此说,肯定心中已经有应对方案。”最终的目标可能是开一款搭载新型动机的飞行器,而这无疑是杨小涛梦寐以求的结果。
得到了这位上级的支持,杨小涛信心更足了。“领导!”
秦老抬头笑了笑:“是啊,这动机的研耗费了巨大资源……”
他转向杨小涛:“小杨说得不错。”
紧接着,机械厂为研这款型号付出的人力物力被细数提及,从整车间人员的努力到仓库里堆满的实验废料。“我们三机部后勤科为了它可是拼了全力。”
听完这段话,在座各位都陷入了沉默,直到章老点了点头认可,秦老大笑起来——他知道,自己的暗示起了作用。
“对,后勤处确实不易……”
双方开始互相恭维、表态,最终达成了共同推进项目的共识,包括将失败的经验转化为宝贵的资产。
会议结束后,在走廊里众人各怀着不同的心事走出门,却表现得其乐融融,仿佛刚刚达成了一项重要的合作意向。陈老随后把杨小涛单独叫住,交给他一个重要任务:通过与国外的朋友协调来解决一项紧缺材料问题,这让杨小涛立刻进入了思考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