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帝不知是因为殚精竭虑还是成日提心吊胆,已经远不如半年前那般英气,反而老态尽显。
像是老了十岁不止。
“谢陛下!”李九霄收起思绪。
对于永泰帝,他实在同情不起来,因为他的爹娘很有可能就死于永泰帝之手。
而且若非永泰帝胡作非为,大乾岂会江河日下?
他只是老了,不代表他没错!
“思泉坊的叛乱已经平定了么?”永泰帝呼吸急促,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感兴趣。
李九霄:“幸不辱命,臣已经平定了思泉坊叛乱!只不过始作俑者已经逃走,不知逃去了何方!”
永泰帝想到了什么,语气紧张问道:“始作俑者是谁,你知道么?”
李九霄欲言又止。
“爱卿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还是查到了不该查的人?你只管说出来,朕绝不姑息!”永泰帝恨不得将始作俑者诛九族,李九霄方才支支吾吾答道:“据臣所知,那些是西凉的边军。”
嘶——
勤政殿内,大臣纷纷倒吸凉气。
西凉边军竟有这般能耐,在大乾的京师闹出捅破天的动静!
一些大臣甚至感到了恐惧。
原来他们距离死亡这么近,曾经还天真以为西边战线距离上京有两三千里之遥难以兵临城下。
不成想竟然这般轻松就进来了。
永泰帝身子摇晃,差点一头栽倒在地上。
幸好齐同心上前搀扶,并且低声说道:“陛下放心,叛乱已经被平定了。”
“对,叛乱已经被平定了,伤亡几何?”永泰帝又问。
李九霄低下头:“金吾卫伤亡三百有余,京兆府衙役伤四十五、亡十七,百姓伤亡二千余人。”
“叛军一千多余人,尽数被斩!”
听着李九霄报出一个个精确的数字,勤政殿内的大臣都向他投去敬畏的目光,当初他们都觉得李九霄是个废物,没想到天将倾的时候竟是李九霄站出来力挽狂澜!
称之为保卫京师最大的功臣都不为过。
永泰帝颤颤巍巍回到龙椅上,齐同心在其背后为他揉捏肩膀。
勤政殿内沉寂许久,永泰帝才再次开口:“堂堂大乾京师竟会生此等流血案件,已经严重撼动大乾的威严!朕只想知道几个西凉边军,怎么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思泉坊里的流民又到底是怎么回事?”
众人心神凛凛。
都心知肚明陛下这是准备要拿人开刀了。
按理说李九霄是京兆府尹,永泰帝会最先向他开刀,偏偏李九霄又平定了这场叛乱,所以李九霄可以逃过一劫。
“说话啊!怎么都不说话了?哑巴了么!”永泰帝重重拍打桌案。
云国忠正欲出列。
没想到竟还有人比他度更快,先他一步出列。
“陛下!臣有话要说!”
李九霄转头望去,而后微微凝眸。
说话的人乃是吏部尚书司马鸿,司马鸿年逾四旬,但看上去约莫三十出头而已,要知道这位吏部尚书的孙子都已四岁了。
“司马卿请讲。”永泰帝沉着脸。
司马鸿躬身说道:“几名鼠辈自然没有办法在上京制造出这么大麻烦,所以肯定有朝中大臣与之里应外合!”
这句话如同巨石坠入湖面,骤然掀起滔天浪花!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
满脸皆是惊惊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