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宋应星凑近,"有何不同?"
刘老匠人解释道:"我大明科学院研制的枪管钢,用的是高炉精炼的低碳钢,再经过反复锻打,质地均匀,韧性极佳,可这些枪管的钢材……"
说话间,他拿起锉刀,直接在枪管壁刮下一些金属粉末,放在白纸上:"诸位请看,这些金属粉末色泽偏暗,杂质颇多,显然冶炼工艺不佳。"
杨廷鉴接过观察,点头道:"确实,这更像是土法炼铁,而非我大明的精炼工艺。"
说到此处,宋应星微微皱眉,因为一开始就断定,这些枪管所使用的钢材质量不如大明。
紧接着,刘老匠人又道:"奇怪的是,这钢材的质地和他们所佩戴的倭刀,完全不同。"
宋应星眉毛一挑:"此话怎讲?"
刘老匠人拿出一柄倭刀,也是勇士营缴获来的,解释道:"日本倭刀所用的玉钢,虽然也是土法冶炼,但因其独特的折叠锻打工艺,钢材内部纹理细密,硬度和韧性俱佳,可这些枪管的钢材……"
他拿起枪管敲了敲,声音很脆:"你们听,脆性太大,根本不适合做枪管!"
宋应星目光一凝:"也就是说,这些枪……并非日本自产?"
刘老匠人点头:"至少枪管钢材的来源,绝非日本本土。"
杨廷鉴思索道:"那这些枪械,可能是日本从别处采购,也就是说,燧枪的工艺并未流到日本,而是其他人卖给日本的?"
宋应星神色凝重:"此事蹊跷,必须立刻禀报陛下!"
当他急匆匆赶到奉天殿时,正巧碰见李若琏也在殿外候旨。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凝重之色。
"宋学士也来了?"李若琏抱拳道,"可是有了新现?"
宋应星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正是,李指挥那边审讯可有进展?"
李若琏刚要回答,殿内传来王承恩尖细的嗓音:"宣宋应星、李若琏觐见!"
二人整理衣冠,快步进入殿中。朱由检正在御案前批阅奏章,见二人进来,放下朱笔道:"二位爱卿联袂而来,可是有了眉目?"
宋应星上前一步,将科学院的研究结果详细禀报。
当说到枪管钢材与倭刀材质完全不同时,朱由检的眉头明显皱了起来。
"陛下,"宋应星总结道,"臣等可以确定,这些燧枪绝非日本自产,而是另有来源。"
朱由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目光转向李若琏:"李卿,你那边审讯可有收获?"
李若琏拱手道:"回陛下,那些倭人俘虏终于开口,他们交代,这些燧枪确实是从红毛夷人手中购得。"
"红毛夷?"朱由检眼中精光一闪,"具体是哪国人?"
"这个……"
李若琏面露难色,说道:"那些俘虏级别太低,只说是红毛洋人,具体是哪一国的商人,他们也不清楚。"
"红毛洋人……"
朱由检喃喃自语:"英国人,荷兰人,葡萄牙人,西班牙……都有可能。"
宋应星突然想起什么,上前一步道:"陛下,臣想起一事!这些燧枪虽然做工粗糙,但击机构的设计却与科学院早期研制的第一代燧枪极为相似。"
"哦?"朱由检目光一凝,"宋卿的意思是……"
"臣怀疑,"宋应星谨慎地说道,"可能是早年流出的图纸被人仿制。毕竟第一代燧枪的图纸,在改良为第二代时曾有过外流的风险。"
“第一代,嗯……”
朱由检喃喃自语,眉头越皱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