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热武器的出现,足以改变整个天下的战争格局。
火铳的威力不仅能击穿常规的木制盾牌,而且还能伤及盾牌后的士兵。
令初次开了眼界的一众大梁禁卫惊恐不已,随着枪响不断,顿时乱作一团。
身为主将的吴凤骇然不已,此时也顾不上指挥士兵应对,忙着抱头鼠窜。
而皇甫萱虽是一介女流,但反心坚定,人狠话不多。
等到火炮手建立阵地,将炮口对准宫门,便下令自由开炮,毫不含糊。
十几轮炮击之后,宫城厚达两寸余的铸铁宫门轰然倒下,大批栖霞军蜂拥杀入,直扑阵脚大乱的内宫禁卫。
三千火枪队紧随其后,采取轮番射击,一队人开枪后立马退下装填弹药,另一队人补位的方式,不间断为栖霞军提供强力后援。
在火铳强大的威力下,栖霞军势如劈竹,纵然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禁卫军一时间也难以有效应对火器的突袭,一路溃败。
仅用了不到半个时辰。
宫中常驻的数千禁卫军就被打散,溃不成军。
残部集合到梁帝的金銮殿前,组成最后一道防御阵地,宫城彻底沦陷在即。
只要掌控了这座宫城,等同于皇甫萱的造反大计成功了八成。
就算地方官府有可能不接受她这位新女帝,她也可能挟天子以令诸侯!
此时。
大门紧闭的金銮殿内,梁帝皇甫英雄坐在自己的龙椅上焦躁不安,如坐针毡。
台下,跪着一众瑟瑟抖的内廷宦官与朝臣,皆是慌乱之色,头也不敢抬。
皇甫萱是在凌晨时刻动的奇袭,这个时辰段,原则上是不允许外臣逗留宫中的。
面前的这些官员,除了是内廷司的太监宦官之外,其余的都是在惊悉京都遇袭后,紧急入宫而来的。
皇甫英雄大怒,气得吹胡子瞪眼,猛拍桌案道:“怎么回事!谁能告诉朕怎么回事?栖霞军为何会反?萱儿不是在北域关吗?为何能突然出现在栖霞,而且一夜之间成军三万余,直扑梁京?”
“城中五万守备军呢?司徒师的游骑兵师团呢?梁京城防何其坚固,为何会如此轻易沦陷?那些飞在天上的大号孔明灯是什么玩意,他们投下的东西为何会爆炸?五千禁卫团竟无法挡住反贼半个时辰?”
“都给朕说话!该如何应对?朕高官厚禄养着你们,是关键时候让你们装死沉默的吗?废物!都是废物!”
他大雷霆,盛怒之下抓起桌上的砚台,就朝台下一名官员头上扔去。
咣一声。
那官员立马头破血流,却令痛呼也不敢出,反而是趁势装晕,倒在地上一动不动。
毕竟,如果晕倒了。。。就不用帮陛下想对策了。
栖霞军已然杀到了金銮殿外,俨然已无对策退敌。
为此,挨一下头破血流,又何妨?
关键是能躲避罪责!
不得不说的是,皇甫英雄麾下的官员倒是个个人精,但悲哀的是。。。“精”用错了地方。
皇甫英雄老奸巨猾,又岂会不了解自家的臣子?
当即怒斥道:“装死是吧?来人,给朕把他拖出去做挡箭牌!”
那装死官员听了,立马“醒来”,哀呼道:“陛下饶命啊。。。微臣没死,微臣没死。。。根据城中探子来报,栖霞军有神兵相助,仅用数十门未曾见过的火炮,就轰开了城门。城中昆仑族人协同造反,暗杀守备军数十将领,导致我大军溃散,城防失守。”
“而我军并无应对火器之经验,难免有所不敌。。。”
皇甫英雄铁青着脸,“那司徒师的骑兵师团呢?火器虽诡异,但毕竟少数,司徒师拥四十万大军为何不来救驾?狼烟为何不起?”
官员战战兢兢,颤声道:“回陛下,狼烟信号已经烧了多时,但时至深夜,视野受阻。。。各地烽火台无法准确收到消息。。。司徒将军的骑兵师团距离京都最近,按理说他应该早就现京都的异样,却不曾兵来援。。。或许就只有两个原因。”
古代的烽火台,白天依靠烟雾传达敌袭信号,夜晚则靠火光。
黑夜下,烟雾再怎么冲上云霄,也是难以察觉的。
皇甫萱身为女将,自然是对烽火台极为了解。
在攻城的同时,她早已命人燃放大量的烟花,营造出梁京正在举行大型晚会的假象。
那么,火光冲天,也就不会引起各地守军与烽火台的过多注意。
加上京都防御圈的数个烽火台已经被栖霞军控制,起始点的烽火不起,后续的烽火台并不敢贸然传达。
在这样的情况下,守台的士兵会亲自赶来查探,但只要一靠近,就会被栖霞军击杀,以至于烽火信号无法有效传播。
这也是为何百里之外的游骑兵大营,观望到梁京似有燃放烟花迹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