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3章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棂,驱散了西平侯府一夜的阴霾,却未能完全驱散众人心头的沉重。
潭王府,客厅。
朱梓端坐主位,神态自若地品着香茗。昨夜与沐家父子的一番交谈,效果比他预想的还要好。沐晟那小子,算是彻底被敲醒了。
不多时,高福在一名亲兵的引领下,快步走了进来。他脸上带着惯有的恭谨笑容,但仔细看去,眼底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审慎。经过一夜的思量,他越发觉得这位潭王殿下深不可测,也越发坚定了不能轻易得罪的念头。
“奴婢参见潭王殿下。”高福躬身行礼,姿态放得很低。
朱梓放下茶杯,抬手虚扶了一下:“高公公不必多礼,请坐。”
待高福在下首小心翼翼落座,朱梓开门见山:“公公昨夜休息得可好?”
高福连忙答道:“劳殿下挂心,奴婢一切安好。”他顿了顿,试探着问道:“不知殿下今日召奴婢前来,有何吩咐?”
朱梓微微一笑,目光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本王想了一夜,关于沐晟一案,确有诸多疑点。锦衣卫提供的证据,本王尚未亲见,不敢妄断真伪。但沐家世代镇守云南,劳苦功高,西平侯更是忠心耿耿。若仅凭一份存疑的证据,便将沐晟定为死罪,未免太过仓促,也寒了边疆将士之心。”
高福心中一凛,知道正题来了。他连忙附和道:“殿下所言极是。奴婢也觉得此事需慎重处置。只是,圣旨限期已到。。。。。。”
“圣旨是死的,人是活的。”朱梓打断他,语气平静,“父皇的旨意,是要查明真相,严惩元凶,而非错杀一个可能被冤枉的侯府世子,引起云南动荡。这一点,想必高公公比本王更清楚。”
高福额头又开始冒汗。潭王这话,几乎是把“错杀”和“动荡”的帽子往他头上扣了。他哪敢承担这样的责任?
朱梓看着他的反应,继续说道:“本王的意思,昨日已经说过。沐晟暂留昆明,由你我双方共同详查此案。你此番回京,可将此情原原本本向父皇禀报。就说,本王认为案情尚有疑点,为免错判,暂缓押解,待查清真相后再做定夺。父皇英明,定能理解本王的苦心。”
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补充道:“当然,你也可以说,本王强行阻拦,不让你带人走。不过,后果如何,公公可要想清楚。”
这番话软硬兼施,既给了高福台阶,也暗含警告。高福不是傻子,他听得明白。朱梓这是把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给了他一个向皇帝交差的完美理由。他只需要如实汇报,说是潭王殿下坚持要彻查,暂缓押解。如此一来,他既没有违抗圣旨(人抓到了),也听从了潭王这位钦差主帅的“意见”,更避免了得罪这位圣眷正浓的皇子和手握兵权的西平侯。
高福心里那块大石终于落了地。他站起身,深深一揖:“殿下深谋远虑,体恤下情,奴婢佩服!奴婢明白了!奴婢这就回京,将殿下的意思和此间情况,一五一十禀明陛下!一切全凭殿下做主!”他现在是真的相信,朱梓此举是得到了陛下的某种默许,否则断不敢如此行事。
朱梓满意地点了点头:“如此甚好。公公一路辛苦,本王就不多留了。”
“奴婢告退!”高福如蒙大赦,再次行礼后,脚步轻快地退了出去。他现在只想尽快离开昆明这个是非之地,回京复命。
当天午后,高福便带着那队锦衣卫,悄然离开了昆明。没有锁链,没有囚车,来时气势汹汹,去时却低调迅速。
消息很快传到了西平侯府。
沐英听完府中下人的禀报,确认高福一行人真的已经离开昆明,并且没有带走沐晟时,整个人激动得浑身颤抖。他快步来到前厅,正遇到前来告知此事的严武。
“严将军!”沐英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惊喜和激动,“高公公他。。。。。。他真的走了?晟儿他。。。。。。”
严武抱拳道:“侯爷放心,高公公已经启程回京。殿下让属下转告侯爷,令郎暂时无虞。不过殿下也说了,此事尚未了结,令郎还需好生约束,切不可再惹是生非。否则,下次便是神仙也难救了。”
沐英连连点头,眼眶泛红,声音哽咽:“是,是!下官明白!下官一定严加管教!绝不敢再让他胡来!”
巨大的欣喜和后怕交织在一起,让他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也有些失态。他对着严武,深深一揖:“多谢严将军告知!更要多谢。。。。。。多谢潭王殿下的大恩大德!此番若非殿下力挽狂澜,我沐家。。。。。。我沐家。。。。。。”
后面的话,他已是说不下去,唯有无尽的感激。这份恩情,重如泰山!他心中对朱梓的好感,瞬间攀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位年轻的皇子,不仅有勇有谋,更有担当,肯为下属周全,实乃肱骨之臣的依靠!
严武受了他一礼,沉声道:“侯爷言重了。殿下也是顾全大局,不愿看到忠良蒙冤,边疆不稳。侯爷好生休养,管教好公子便是对殿下最好的回报。”
“是!下官谨记!”沐英再次拱手,目送严武离开。
他站在原地,望着潭王府的方向,久久无言。阳光照在脸上,暖洋洋的,驱散了连日来的寒意。他知道,从今往后,他沐家,乃至整个云南,都将与这位潭王殿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