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转着笔扫了眼题目便是有了答案:“选c。上下文暗示这是个意外事故,只有faut有责任的意思。”
“苏宁,下周模考再不及格,我爸要断我游戏机了。”
“上了大学随便你玩!忍耐几天。”
“得了吧,”张浩凑近压低声音,“我的自制力一直都是最差的。”
前排扎马尾的女生突然回头瞪了一眼,张浩立刻缩了缩脖子。
林小鱼是他们高三年级有名的冰山学霸,唯独对苏宁还算是稍微的和气,毕竟全校只有他能和她用五种语言吵架。
“苏宁,”班主任老李在门口招手,把苏宁喊到了自己的面前,“自主招生材料准备好了吗?”
“上外保送名额我给你争取到了,但校领导想让你参加高考冲状元……”
“李老师,我放弃保送。”苏宁笑了笑,“我想凭实力考,也能给学校省个名额。”
班主任老李欲言又止,感觉这个学生太特殊了。
明明经营着一家翻译公司,却从不缺课;明明能说八国语言,却认真听最基础的语法讲解。
更神奇的是,他居然能让孤僻的林小鱼和吊车尾张浩成为朋友。
回到教室,林小鱼正在他座位旁等着:“苏宁,法语原版《小王子》到了。”
她递来一个包裹,声音依旧冷淡,但眼角微微上扬,“谢谢帮我带的进口复读机。”
“客气啥!”苏宁眨眨眼,“下个月巴黎高商来交流,你来当临时翻译?”
林小鱼罕见地抿嘴笑了:“好啊!”
吊车尾的张浩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卧槽!苏宁你厉害啊!连学委的笑容都能搞定?”
“大惊小怪。”
……
六月初的上海闷热潮湿。
考场外,苏大强破天荒请了半天假,和陈美华一起送考。
这个昔日凶悍的男人今天穿了件不合身的白衬衫,纽扣一直扣到最上面一颗。
“爸,你勒不勒得慌?”苏宁笑着替他松开领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专心考试。”苏大强板着脸,却往他手里塞了瓶冰镇盐汽水,“别……别紧张。”
陈美华递来保温盒:“阿姨做了酒酿圆子,讨个好彩头。”
“谢谢。”
第一场语文结束,苏宁随着人潮走出考场。
远处张浩正手舞足蹈地对答案:“苏宁!那道文言文是不是选b?我蒙的!”
“是c。”林小雨不知何时出现在他们身后,“苏轼被贬黄州是oo年,不是o年。”
苏宁笑看两人斗嘴,阳光透过梧桐叶在他脸上投下斑驳光影。
这一刻,他不是宁远翻译社老板,不是弄堂里八面玲珑的“阿宁”,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高考生。
最后一门英语,苏宁提前半小时便交卷了。
监考老师好奇地翻看他的答题卡,作文部分居然用了三种不同的高级句式结构,字迹工整得像印刷品一样。
八月的盛夏,录取通知书送到弄堂那天,整条里弄都轰动了。
“上外!高级哦!”周家爷叔举着通知书挨家挨户展示,“阿拉弄堂出状元了!”
此时的张浩和林小鱼挤在苏宁家客厅,三人电脑屏幕上是相同的查询结果:苏宁,上海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林小鱼,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浩,上海体育学院。
“卧槽我真考上了?”张浩掐着自己大腿,“我爸说要放鞭炮庆祝!”
“……”此时的林小鱼却是失落的低下了头。
苏宁知道他是触景伤情想到了自己的父母,因为她父母都是做外贸的,所以林小鱼每天根本就是见不到他们的面。
此时陈美华端出一桌江西菜,辣得张浩直灌凉水。
苏大强默默开了瓶茅台,这是苏宁第一次见他喝酒。
“爸,少喝点。”苏宁抢过酒瓶,却给自己也倒了一杯,“我敬您。”
“好!我儿子有出息了。”
苏宁眼眶热。
“阿姨,”苏宁转移话题,“餐馆转型的事考虑得怎样了?”
“挺好的!也就是重新装修一下就行了。”
“嗯,江西菜在上海确实受欢迎一些。”
饭后,苏宁亲自送林小鱼回了家,而张浩自然是不具备这样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