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够再次拖到冬天的来临,他就又有了喘息的时间。
德川吉安坚定不移的相信,时间会改变一切,时间一定给他一个答案的。
李来亨站在一处高地上,出了进攻的命令。
“开始进攻!”
“轰隆、轰隆”的火炮声再次在倭国的本州岛上响起来。
前方的小碉堡,是冬天时候用大石头堆砌起来的,春天的时候又灌了土浆。很结实,用人力是推不倒的,但是,架不住两炮。
小碉堡被炸塌了,藏在里面的倭国士兵,“嗷、嗷!”叫着往外跑。
火炮延伸射击,后面的碉堡也被炸塌了。
每个碉堡群间隔距离在三到四里地左右。
第一排碉堡炸掉了,第二排碉堡也炸掉了,再往后面的碉堡,火炮就够不着了。
“冲!”
大汉国的骑兵,旋风一般的扑了上去。
藏在碉堡后面的沟里、坑里的倭国士兵,嗷嗷叫着跳出来,拿着四米多长的竹枪和大汉国的骑兵拼命。
“砰、砰、砰!”
大汉国的骑兵有步枪。
“嗖!嗖!”
“轰隆!”
“咣!”
大汉国的骑兵还有手榴弹。
这次,倭国的士兵们不再“嗷、嗷”叫着往回跑了。
他们硬挺着,挺不住的已经嘎了。剩下的都是能挺住的,只是也挺不了多长时间。
李来亨和姜晋延、王翰章的军队,火炮轰炸,骑兵冲锋,步兵跟进。
每天的推进度不过十里地。
“呸!”
李来亨吐了一口唾沫,他都打上火了。
德川吉安的准备工作没有白做。
倭国士兵层层布防的阵地,碉堡和壕沟、大坑、小坑,纵横交错。
即使是李来亨和姜晋延他们,炸掉了碉堡,干掉了倭国士兵,但是,他们的火炮推不过去。
清理道路,填壕沟,填大坑,填小坑,耗费了很多时间和人力。
黄得功和刘泽清、高杰他们的二线部队干的就是这个活。
三个老将干的都有些犯愁。
这他娘的,说是来打仗的,倒不如说是来开工的。
赵令寒得到了前方的报告,倒是不急。
这样的情况是在预料之中的。
人口上千万的一个国家,能是三个月、五个月就能干掉的吗?
要是那么容易的话,他们去年冬天就不撤兵了,直接干到底得了呗。
李自成和李过他们见惯不怪,这个打法,他们经常使用,不光是他们用这个方法,大明朝的军队也经常使用。
最多的时候,李自成他们曾经围绕着营寨,挖了十几里地长的壕沟,三道!
壕沟上宽两丈、下宽一尺,深一丈五尺。别说是炮车了,就是敌人的骑兵想冲过来?门都没有!
“大帅,我闲的难受,上前线去安慰安慰我孙子哈!”
李来亨是李自成的侄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