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基金连夜修改了今年的投资计划,第二天就送到了韩朔的跟前。
第一大项就是交通基建投资,除了铁路和公路投资之外,他们新增了磁悬浮列车投资计划。
其中由于铁路和公路建设里程,远远跟不上经济展的需要,他们准备加大投资力度,将每年的建设里程扩大到三万公里。
之前每年只建设了一万多公里,除了劳动力聚集到工业领域之外,还有就是配套设施产能跟不上。
经过两年的大规模投资,现在情况得到了好转,扩大这两项投资也就理所当然了。
加上韩朔同意继续增加生物机器人,劳动力的瓶颈也得到了缓解。
磁悬浮列车配套工业建设,从去年初就开始了,因为夏国想要先从磁悬浮交通开始建设。
于是天道基金觉得,既然产业链已经建成,还不如国内也提前建设,避免像现在轨道交通和公路建设一样仓促。
不过相比前两者的庞大投资,在磁悬浮列车减少里程数上就要保守很多。
一是目前并不急需,想要快出行可以选择飞机,如果不赶时间可以选择普通铁路出行。
二是相关产业链产能规模不大,天道基金基于持续性经营考虑,也不打算突然增加太多的产能。
优先供应夏国所需,剩下的产能在国内消化。
中南半岛面积不大,以他们的建设度,要不了三五年就基本建成磁悬浮交通主干网,需求会迅下降。
到时候国内再启动大规模磁悬浮交通建设,刚好消化多余的产能,综合成本更低。
光是这一项投资总额就高达7ooo亿元,让韩朔看了都有点惊讶。
经过了解,现在建造一公里铁路和公路,成本差不多涨到了1ooo万元。
除了人工成本上涨之外,还增加了很多新技术应用。
例如铁路网络的智能化基础设施,为今后智能化管理整个铁路运营网络做好准备。
公路提高了标准且增加了自动除雪除冰技术,特别是除雪除冰技术,能够保障公路全年通畅。
技术也不复杂,就是在路面材料中掺入光感自热材料,能够提高路面吸收光线转化为热量的效率。
在中小雪的情况下,不需要额外供电就能让雪落地融化成水。
还能在必要的情况下,额外提供电力产生热量,提高路面温度融化厚雪,不过成本比较高,除非必要,会尽量采取第一种方式除雪除冰。
别觉得只有北方才需要,在这个年代,南方冬天下雪也是很常见的事情,北方更不用说了。
这种材料还能额外增加路面的抗磨损能力,提高路面的维护周期,节约了维护成本。
第二大项就是房地产投资,今年要建设供5ooo万人居住的住房,仅仅这一项投资规模就达到了上万亿元,平均每平方米楼面成本是5oo元。
还要继续建设商业地产,总投资规模也达到了近万亿元。
加在一起就是两万亿元。
第三大项就是工业投资,除了其他常规工业投资之外,汽车、机器人、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先进农业配套工业设施等等,都成了新增投资重要板块。
总投资额竟然高达4万亿元。
看到这个数字,韩朔都震惊不已,国内去年gdp也才7万亿多点,光是上面几项投资就差不多等于去年的gdp了。
如此激进的投资计划,是否有必要?
阿大的理由也很简单,如果不大规模投资,百姓又如何获得足够的钱,没钱很多高价值工业品就消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