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雍槺回师的时候,为啥留那么兵马在缅甸,正规明军和土司明协军,快7万人马了,比现在的广东还多啊。
先,是因为明军刚刚拿下缅甸,根基不稳,需要重兵防守,其次,也是因为缅甸是个好地方啊。
整个缅甸,人丁富足,耕地资源丰富,特别是中缅甸,随便搞搞就是几百万耕地。
更何况,如今的缅甸,大部分都是土司部落制度,民族众多杂乱,一盘散沙,刚好适合明朝整合统治,是明军的后方大血库啊。
朱雍槺的原则很简单,刚开始肯定是血腥残暴统治,先弄掉原有的统治阶层,拿到土地和丁口,待将来稳定下来后,再考虑移民实边。
“中缅甸的前线”
“传令美德城,德阳王朱至睿和叙国公马惟兴,让他们不得放松警戒,时刻盯紧下游的卑谬王,这不是一个老实的家伙”
“还有,传令良渊城,益阳王朱俨锦和高得捷,同样不得松懈,得盯紧下游的东吁王”
“对了,也让他们搞点水师战船,就放在央米丁的锡当河旁边,一旦下游的东吁王,有任何不轨的动静,随时可以杀下去”
都不用细想,朱雍槺用屁股都能猜的出来,下游的卑谬王和东吁王,肯定在整兵待战,磨刀霍霍。
道理很简单,缅王莽达和王储德钦漂,还有其他的一众东吁王朝的王室成员,全被明军干掉了。
整个王室,也就是剩下御弟德钦纽亚和德钦内底,正在广州北城外,蹲守军营,围困城内的清军。
这个时候,整个下缅甸,没了东吁王朝的领头人,两个老武夫卑谬王和东吁王,肯定日思夜想,惦记东吁缅甸的国王。
当然了,大明也留了不少后手,两个御弟就在朱雍槺身边,一旦形势不对,完全可以带回去,争夺扰乱东吁王朝的内部。
还有,在卑谬城上游的美德城,还有东吁城的上游良渊城,明军各自留了一万兵马,就等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其次,是阿拉干”
看着旁边的两个年轻郎中,写的差不多了,朱雍槺点了点头,又开始继续吩咐道:
“传令江夏王朱蕴铗,淮国公马宝,定夷右将军吴三省”
“告诉他们,度太慢了,留在那里干了什么?生孩子吗?朝廷的赋税,收的拖拖拉拉,耕地再少,也不能少了赋税”
“还有,那个造船厂,都他妈的2个多月了,朕要的2oo条战场和运兵船,怎么才搞到一半”
“再问一问他们,到底是钱粮不足,工匠不足,还是造船的木材不够,如果不够的话,阿拉干的皇宫,留着干什么?”
“还有,再告诉他们,别理会那些欧洲红毛鬼,只要他们不上岸,不主动挑起战争,咱们就当着没看见,装聋作哑”
“再有,咱们的根,是在中原大地,阿拉干地处要害,守住了就行,先搞定水师,回师中原干鞑子”
再忠心的文臣武将,也需要皇帝不停的鞭笞,才能更有动力。
留守在阿拉干的这几个人,朱蕴铗是宗室郡王,吴三省是晋王派系,马三宝出身闯王系,可以相互制衡。
但是,大明皇帝朱雍槺,还是觉的这帮人,干事太拖拉了,特别是大明水师战船的打造。
当初回师的时候,朝廷直接拨付了一百万两白银啊,可以建几个船队了,花这么大的代价,就是想尽快建成。
没有水师的助阵,现在的广州之战,就变的味同嚼蜡似的,只能围困,不敢进攻。
“最后,是旧港府”
“传令总督阿普杜勒,知府杨昌业,参将李唐和堇瓜”
“告诉他们,别管外海的红毛鬼,先把旧港城筑好再说,红毛鬼的战船,再怎么牛掰,也上不海岸”
“还有,传令杨知府,他的任务是政事,要把港口海商管理好,收钱收赋税才是关键,朝廷户部等着旧港的赋税军饷”
“对了,再转告杨知府,咱们好不容易拿下了旧港城,对于那些往来的大明海商,该收的赋税,一分都不能少,但是态度要好一点”
“再有,传令李唐和堇瓜,他们的任务是军队,别掺和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务,有空多练练兵,守住旧港城就是大功一件”
旧港府才是真正的战略要地,比上面的阿拉干,重要一百倍啊。
明军拿下这里,甚至不惜得罪荷兰鬼佬,就是希望将来的某一天,能在马六甲海峡,拥有真正的立锥之地。
更重要的事,中原沿海的江浙、福建和广州,日本和安南,每年有无数的海商,经过马六甲海峡。
只要明军占领了这里,朱雍槺相信,那些来自中原的海商,都会选择旧港府作为落脚地。
一本万利啊,等同于坐地收租,那随之而来的海贸关税,那肯定是钵满盆满,不会比郑氏海盗差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