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在思索。
明白事理的,都意识到把明宣员安排到百户之中的威力。
百户为一百人,一百人就有一个明宣员,并且有不少明教教徒。
那么只要做好明教的组织工作,身为明教教主的慕容复,就能通过千千万万的明宣员,控制到百户一级的单位。
而有了这样的军队建制,只要慕容复本人不出问题,任何人也无法夺走慕容复对于军队的控制权。
而且慕容复提出的军队建设的具体办法和愿景,也非常的成熟,仿佛是经历过许多年磨砺的体制。
至少众人找不出什么毛病来。
至于慕容复对军队要求高,反而激起了大家的进取心,慕容复用黄巢来当反面教材,这正是头脑清醒,打算谋定而后动,追求长治久安的表现啊!
大家追随慕容复,是有各自的诉求的。
慕容博的诉求最简单直接,他几代人都追求复兴大燕,近乎魔怔,为了建国,他可以牺牲一切,奉献一牵
如今形势一片大好,复国有望,慕容博只觉得干劲十足,自己就像年轻了十岁一样,恨不能朝乾夕惕,日日为这大燕国的社稷而操劳。
吴用本是个穷酸秀才,被迫加入了燕子坞,但是他现在只想
“要不是慕容公子点将,我估计还在村里教书呢。当然,教书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锦衣卫对我更加海阔空嘛!”
自古开国的帝王将相,可都是能够青史留名的,慕容复现在开国有望,吴用虽然也猜到了自己莫名其妙变成反贼,可能是慕容复的算计。
但正如一个饥渴的少妇,被一个美男子强行输入之后,反而上瘾了,欲罢不能了!
这心中,便没有了怨恨,只有一个字----爽!
其余人,要么为了神功大法,要么为了自己的前程,也都愿意尽心尽力,跟着慕容复走。
的直白点,慕容复的这个新生的统治集团,正是最朝气蓬勃的时刻。
也是凝聚力和战斗力最强的时候。
即便正面去对抗已经日暮途穷的宋辽夏三国,都有一种入关一样气吞山河如虎的气势,何况是如今三国混战,下分崩,正是男儿大展宏图之际。
“吴用,我们现在一共有多少军队?”慕容复问道。
“启禀主公,我们现在共有十万大军,主公原本有两万,后来明教吸纳编练了一万,两浙路招兵共五万,各地投降改编的宋军,还有各地投奔总坛的明教教众,共有十万。”吴用道,“这还是反复甄选的结果,要是不拘一格的话,拥兵三十万都不难。”
“兵是贵精不贵多,十万大军,足以争雄于下!”慕容复道。
慕容博深以为然。
当年慕容家的后燕在参合陂之战败给了北魏,损失了五万精兵,后燕就元气大伤,陷入颓势了。
别看一个王朝往往号称几十万军队,甚至上百万军队,但有真正可堪一战的十万饶野战军,都是大一统帝国的高水准了。
很多军队,都是各地的驻防军,素质参差不齐,甚至有很多干脆就是运粮的民夫,诈称军队,恐吓敌人而已。
北宋有九十万军队,但是后来童贯北伐的时候,西军被辽军打的大败,损失了十万众,于是自王安石变法以来积攒的家底都输干净了。
十万精锐,就足以让北宋这样的国家伤筋动骨。
而后世满清入关的时候,军队数量也就十多万,以此统一下。
有十万可堪一战的主力野战军,然后再吸附大量仆从军负责治安,这确实足以争霸下了。
韩信之所以是兵仙,其根本原因是韩信练兵和爆兵的能力极强。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刘邦拿走韩信的军队,韩信很快就能训练出大量可堪一战的军队,手中的军队越打越多,这才是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方。
很多将领本身也都是老将,例如李自成,但是吸纳的明军一多,别消化了,连自己的老营都管不住了,所以一溃千里。
要是李自成手下有个韩信为他募兵练兵,哪怕一片石惨败,龟缩回去,未必不能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