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因为招娣国这个庞然大物的坐镇,周边各国之间维持着虚假的和平。
然而,没有外患,并不代表没有内忧。
封建王朝的盛衰有其无法违背的历史规律。
都已经是维持了两百年往上的王朝,国内早已矛盾重重。
官僚体系僵化、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加重、流民增多,财政赤字、军队内部管理混乱……
其实,各国都是在苦苦支撑。
牠们很清楚,一旦自己国内生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是亡国之日。
周边各国不会放过这种趁其病,要其命的机会。
说实话,牠们也巴不得周边能够乱起来,能够对外打一场。
毕竟,对外战争是一种转移内部矛盾的手段,且很有效。
蒙黑娃和铁锤一番详细谋划后,很快行动了起来。
息国和塞国没有犹豫太久,便接过招娣国递上的橄榄枝,对蒲甘国动手了。
虽然,招娣国说这是因为总理与蒲甘国有私人恩怨,不方便国家层面出手。
可牠们难道猜不到这只是托辞,招娣国绝对图谋甚深吗?
但牠们别无选择。
一来,牠们国内的农民起义越频,牠们的时间不多了,迫切需要自救的手段,。
二来,牠们知道招娣国同时找了息、塞两国,这令牠们陷入到了囚徒困境中——
两国都不接受招娣国的橄榄枝,那自然可以一切维持原状。
那若是对方接了而自己没接,那自己就死期将至了。
所以,一番权衡下来,只有接,才是最优解。
两国都接的话,虽然注定落入招娣国的谋算中,但至少不会立刻死。
拆东墙补西墙不是傻,而是真的没得选。
即使没有招娣国提供的军火,蒲甘国面对息、塞两国的联合进攻也毫无抵抗之力。
何况,牠们有心试试这些军火的威力。
所以,从两国出兵到蒲甘国投降,只用了短短两天时间。
没出息的蒲甘国国君一身缟素,捧着玉玺,带着妃嫔公主齐刷刷跪在宫门外。
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昏君,主动所有妻妾女儿,只求苟延性命。
见牠们收下自己的妻妾女儿,吓破胆的窝囊废国君总算长出了一口气,觉得自己小命保住了。
但牠们却摇了摇头:“只是这些,不够。想报名,你得交出国中的所有的女性,无论老少。”
蒲甘国国君一秒都没犹豫,便忙不迭地答应:“没问题!朕这就拟旨,让各县县令配合两位大人行事。”
有什么样的国君,自然便有什么样的官员。
为了保命,在全国抓捕女人献给别国上,蒲甘国原先的官吏们都表现得很积极。
但凡牠们抵抗的时候能够有这样的干劲,都不至于两天就被别人打到都城。
毕竟蒲甘国虽小,但从边境到都城的距离,正常赶路也需要一天。
正应了那句“十四万人齐卸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当然,在铁锤看来,后半句说的不对。
怎么会“更无一个是男儿”呢,这分明是他们男儿本色的体现才是。
息、塞两国的统领坐在蒲甘国的龙椅上,当着蒲甘国国君的面,商议签订了如何瓜分蒲甘国的协定。
之后,牠们象征性地向笑得一脸谄媚的蒲甘国国君打听起蒙黑娃的父亲这个人来。
虽然都知道蒙黑娃的私人恩怨是个借口,但表面上还是要装一装的。
蒲甘国国君为了活命,当然立刻命人去找。
可惜,那老东西在蒙黑娃的母亲蒙大丫逃离的第二年就死了。
死了这么久,如今是真的连骨头都不知道烂在哪里了。
得了这并不意外的消息,两国将领点点头,也就过去了。